长春雅诗轩

标题: 视频诊疗服务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打印本页]

作者: 楠楠    时间: 2014-11-8 15:26
标题: 视频诊疗服务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设想一下,在大雨滂沱的天气里带孩子去医院看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到了医院,还要先去急诊室排队挂号,在互联如此普及的今天,有没有可能借助网络技术,免除人们就医路上的这些困扰?有人就提出,国外已有一些机构提供视频诊疗服务,国内是不是也应该借鉴?
最近在西安就有医生接到类似的需求,“经常遇到一些家长,进入诊室后并没有带孩子,而是拿出手机给我看图片或视频,想让我通过这些信息诊断、开药。”毫无例外,这些家长的视频诊疗服务需求都遭到了医生的拒绝。
视频诊疗服务在美国的应用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另一对母子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就医体验。晚上10点,母亲费林发现儿子喉咙肿胀,高烧不退后,不是带孩子去急诊部排队,而是打开了手提电脑,登陆了保险公司提供的视频诊疗服务平台,找到了一名医生。15分钟后,医生很快做出了诊断,开出药方并指定了离费林家不远的药房。
在美国,已有数百间大小企业透过保险公司或直接与提供远程或视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签约,不仅能降低医疗成本,也让员工可以全天候获得医护服务。以费林的故事为例,一次视频诊疗服务的费用远比医院儿科医生的看诊费用低一半多。
当然,目前视频诊疗服务所覆盖的领域大多为感冒、流感、红眼症和扭伤这样的简单病症,而对提供视频诊疗服务医疗机构及医生的资质评估也非常重要。以美国为例,承担视频诊疗服务的大型公司通常会选择与有15年以上经验的医生签约,而这些医生均有资格在病人所在的州行医。
试想智能手机技术如此发达,如果病人能够将患处图像通过网络发送给医生,这样医生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屏幕就能实时提供视频诊疗服务了,难道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吗?
视频诊疗服务缺乏信息支持
而来自国内一线医生的说法,视频诊疗服务在实际操作领域还缺少很多相关的配套技术支持。仅仅通过手机里存储的图片和视频,或者患者的口头描述,很难全面地了解病人的疾病情况并给予准确的诊治。以骨科为例,病情诊断除了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外在表现作出判断,还需要各种反映患者健康指数的信息,如血液化验单、B超图像等。
虽然视频诊疗服务在国内尚未得到推广,像好大夫在线、39健康网等第三方网站在过去几年中已经积累了全国数千个医院和数十万名医生资源,在患者和医生间建立了信息共享和对话平台。但像美国那样医生直接通过视频为病人提供诊断服务还为时过早。
不过,在病人出院后的恢复阶段,通过图片和视频与主治医生保持沟通却不失为一种高效省时的方法。医生建议,在适当的情况下病人与医生是可以借助图片和视频就康复情况进行交流的。但这种交流仅限于患者熟悉的主治医生,而后者提供的视频诊疗服务也仅限于咨询意见,并非诊断意见。




欢迎光临 长春雅诗轩 (http://www.yashixuan.com/dz/)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