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春雅诗轩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更多»
搜索
查看: 42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七调楼市 “合理房价”何时现?

[复制链接]

4410

主题

5297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欢迎光临长春雅诗轩休闲论坛www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86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01:5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12月2日,在各大门户网站的页面上,一条标题为“多地房价逆市上涨 或迎来第三次严厉调控”的新闻几乎都被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一位网友在跟帖里留言:“信了第一回又信了第二回,还会信第三回吗?”
从2003年以紧缩信贷为主的“121号文”开始,房地产调控整整进行了8年,但除了金融危机发生的2008年,当政府每一次推出国N条,随之而来的都是房价的报复性上涨,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国N条的失败。
在这场调控与房价的“八年抗战”中,中央调控为何屡战屡败?温总理所说的“合理房价”何时才能实现?
调控打在海绵上
从2003年的121号文件、2005年的“国八条”、2006年的“国六条”与“90/70”……到今年的“新国十条”,调控政策与房价进行了八年抗战,但除了金融危机发生的2008年,楼市调控之拳犹如打在“海绵”软弱无力。
“应该说中央调控的目的是好的,但每一次调控都没有打到点子上”,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向网易房产表示,以“90/70”政策为例,政府本希望能通过调结构增加中小户型商品房供应,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开发商有许多钻空子的办法,到了2008年政府希望通过信贷紧缩抑制房价,结果碰到金融危机,开发商不愿意拿地且降低开工量,造成2009年供不应求加剧,供需缺口引发了这两年房价的暴涨,最后造成了“弄巧反拙”的结果。
对于秦虹的看法,华东师大商学院地产系主任华伟也表示认同,他认为,房地产调控之所以出现屡败屡战,一方面是因为统计局没有为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提供准备、稳定、连续、科学的数据;另一方面,地方财政又依赖于土地财政,所以对它有利就执行,不利就打太极拳,从而造成地方政府执行不力,细则就被架空。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认为,地方政府的兴趣并不在于控制房价,因此他们还要靠高房价来进一步拍卖土地,所以我们的房地产表面上是市场经济,房地产的市场经济根子是非市场的,根子是非市场的,在市场末端搞市场机制,当然是一塌糊涂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
回顾1998年房改启动时,当时的设想是建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体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但随着2003年国务院“18号文”的颁布,经适房的主体地位被商品房正式取代,房价也进入波澜壮阔的上涨通道。
解铃还须系铃人,在保证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前提下,要实现温总理所说的合理房价,提高保障房在住房供应体系中的比重,无疑是目前最可行的办法。
据悉,住建部日前在向各地发出《关于报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201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是1000万套,这相比2010年新增420万套,且公共租赁房将占主要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认为,从本次的保障房计划来看,可以说是对2003年“18号文”的一次“矫正”,如果保障房建设能跟得上计划,无论是对于抑制高房价乃至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房地产调控的困局,在并无实质性制度变革的情况下,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表明中央政府是选择在不触动既有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寻找新的共赢方案,至少是根据各利益方的话语权能够接受达成一致的方案”,中信建投分析师魏凤春认为。(记者:区家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一键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更多»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春雅诗轩 ( 吉ICP备17005468号  

GMT+8, 2025-4-30 23:30 , Processed in 0.0851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